八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学习对我们来说很关键,因此必须掌握好初中数学知识,课堂上学习完初中数学知识要进行课下复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数学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参考!

就可以看到这种精美皮肤;2、在皮肤界面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皮肤点开,点开后再点击下方的立即启用即可更换皮肤。)向压缩X倍、放大/缩小了X倍、关于x/y轴成轴对称、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

第六章 一次函数

定义:一般地,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如果给定一个x值,相应地就确定了一个y值,那么我们称y是x的函数,其中是x自变量,y是因变量。

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为常数,k≠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y为因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把一个函数的自变量x与对应的因变量y的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它的对应点,所有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该函数的图象。 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是经过原点(0,0)的一条直线。 在一次函数y=kx+b中,

当k>0时,的值随值的增大而增大; 当k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像这样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消元”——把“二元”变为“一元”。 以一个未知数代另一个未知数的解法称为代入消元法,简称代入法。 通过两式加减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的解法称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第八章 数据的代表

定义: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1/n(X1+X2++Xn)叫做这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X。

为A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

一般地,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一组数据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一般地,用符号(或),(或)连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不,把所有满足不等式的解集合在一起,构成不等式的解集。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

由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式组的解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

等式基本性质1:在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基本性质2:在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0),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注:移项要变号,但不等号不变。)

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性质3: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三、解不等式的步骤

1、去分母;

2、去括号;

3、移项合并同类项;

4、系数化为1。

四、解不等式组的步骤

1、解出不等式的解集

2、在同一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五、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

(2)设未知数,找(不等量)关系式;

(3)设元,(根据不等量)关系式列不等式(组)

(4)解不等式组;检验并作答。

六、常考题型:

1、求4x—6 7x—12的非负数解。

2、已知3(x—a)=x—a+1r的解适合2(x—5)8a,求a的范围。

3、当m取何值时,3x+m—2(m+2)=3m+x的解在—5和5之间。

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1、变量与常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

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

(1)解析法

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

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

用图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像法。

4、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

(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

(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

(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八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八年级下册数学第一章知识点总结02-23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点总结03-23

小升初数学约数与倍数知识点10-28

数的整除小升初数学复习知识点06-07

关于分数的小升初数学知识点02-03

整数和小数小升初数学必考知识点04-21

小升初数学倍数特征知识点的归纳整理08-28

小升初数学整数和小数的应用知识点04-06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