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仁波齐》观后感6篇
信仰的极致,是一种心无旁骛的心灵极简。虔诚的体现,不会有太多花哨的繁复。下面是小编准备的《岗仁波齐》观后感,欢迎阅读。
《岗仁波齐》观后感篇1看这部电影真的需要一颗平静的心灵……惭愧地说,我中间有一次睡着了一小会。
我旁边的两个人从头到尾一直在讲话……说实话看这种安静的电影的时候还是很毁气氛的……
关于电影,没有剧本,一切都发生得很平静,包括生与死。
导演不断让意外和障碍降临,朝圣者只是平静,甚至笨拙地闷头排除万难,有惊无险之后以为他们会歇一歇,然而次次出乎意料,各种灾难和麻烦之后是不变的长头,不变的上路。这些人总是突然就开始投入地磕头。刚生完孩子的次仁曲珍没怎么休息,把襁褓中的丁孜登达放在物料车里,自己则继续磕头朝拜;车子被撞坏了,几个男人在前面拉车,其他人继续进行朝圣,拉过一段距离,这些拉车者又返回原点补齐那段没有磕头的路。
面对至高无上的神,自认渺小的教徒们往往通过苦行来表达虔诚。对于他们,朝圣不仅是仪式,更是肉体和灵魂的升华。藏民身上神圣的气质得天独厚,与生俱来。远离尘嚣、祖传的教义、艰难的生存环境淬炼出信仰坚定,不怕吃苦,与自然和宗教融为一体的民族性格。
我在结尾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是结尾......全片都弥漫着平淡的感动,特别是在看到老爷爷说朝圣是为了祈求众生幸福的时候。
但更多的感觉还是,以前对于藏族的朝圣觉得非常崇高到无法触及,现在发现其实一切都是出人意料的朴实和平静,这反而更加让我感到不可思议……
《岗仁波齐》观后感篇2《岗仁波齐》,我不知道他人是出于带着对西藏的好奇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去看的这场电影,而我纯粹是为了怀念,无关信仰……
一部近乎记录片的电影,本色演员出演,没有旁白,没有过多的配乐,唯一的配乐可以说是他们一起诵经或者是唱歌,没有过多被刻(敷衍是什么意思?敷衍的意思是马虎,不认真,表面上应付或者搪塞责任,指工作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有欺骗的成分。)意安排的情节,没有故意被设立的桥段,平平淡淡、不神话,不渲染,纯粹得就像坐在路边晒太阳的老爷爷给你讲一段陈年往事,一切都是那么朴实。
其实关于这部电影,一直有两种声音,一种无非就是说导演在消费藏民的信仰,另一种声音则是夸赞这部电影是用心之作,其实这些评价也许在导演眼里都不算什么,我们不是他,不懂他,自然不能妄言。我看到豆瓣上一个短评恰如其分的回击了所有的声音,这个影评是这样写的:“对不了解西藏的人来说这是一部愚昧的电影。对了解西藏的人来说这是一部新奇的电影。对喜欢西藏的人来说这是一部振奋的电影。对西藏人来说这是一部十分日常的电影。”其实事实就是这样简单,我是一个喜欢西藏的人,所以对于我来说,我就是一个听故事的人,听导演讲朝圣故事的人,走过影片里的路,看过影片里的风景,一处处,一幕幕,历历在目,感觉自己又回到了西藏。
电影情节简单却深入人心,也许突然的某个画面就会让你想要流泪。从出村第一磕开始,木板合击的声音,甚是响亮,让人为之一震;小女孩扎扎跟家人打***时的那种笑也很是感染人;在遇到水时,大家齐脱衣服从水中磕过去的场景,我从他们脸上看到的依然是喜悦;孩子生了,就背着孩子一起磕;车坏了,丢了车头拉着车身就走,男人们拉车走前面,女人们在后面磕头,走过一段距离,男人们还要回到起点再磕;途中休息,遇到磕头的人,邀请一起喝茶,送糌粑;没钱到阿里了,就去打工赚钱……这些在他们的眼里,都是那样的坦然。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两千公里的朝圣路,每一步都算数。芒康——左贡——邦达——然乌——林芝——米拉山口——拉萨——冈仁波齐,两千多公里朝圣路,每一寸他们都是用自己的身体丈量。这条线路也是我以前走过的,庆幸自己还能在电影中叫出这些地方的名字。
其实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触动不是他们的信仰有多深,而是他们的淳朴与信任。陌生人可以叫你一起坐下来喝茶,可以邀请你去家里做客,并将羊皮送给即将前行的小女孩,还可以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告诉你车上有病人时你能说没事你先走吧。这在如今社会已经很难能可贵了,因为我自己也有亲身经历,所以这一次也轻易被感动了。一次我们去徒步,担心带的食物不够,就找了个类似小卖部的地方准备再买点东西,结果,那位藏民不但把他仅有的几包方便面给了我们,还给了一袋糌粑,却怎么都不肯收我们给的钱,我们便把带的一瓶马奶酒送给他,但他还是不肯收,最终在我们的坚持下,他才收下。那时正值收割青稞的季节,路过一片青稞地,藏民们正坐在路边休息,看到我们一行人过来,便招呼我们过去喝酥油茶歇歇。也许在他们眼里,不过就是几杯再普通不过的酥油茶而已,但对我们来说,却是浓浓的情谊,无比暖心。
看这部电影,单纯只是想透过屏幕将我带回那年的记忆,在去岗仁波齐的那段记忆,一路风景如画的记忆,一路说说笑笑的记忆,一起在岗仁波齐下磕头许愿的记忆……
有关于西藏的记忆,存于心!
和西藏的约定,一直在!
《岗仁波齐》观后感篇3这一条朝圣路,他们走了一年。
遇上许多状况。
有时,要顶风冒雪在雾茫茫中向前;有时,会途径一大片烂漫的油菜花田;有时,会在鲜花盛开的河畔跳起锅庄;有时,头顶上山体***滚落的石块,会分分钟要命;有时,车会坏在路旁;有时,人会受伤生病;有时,肚子里的孩子突然要出生;有时,会被追尾撞得稀巴烂;有时,路旁有人会招呼你们喝茶;有时,要送给其他朝圣者糌粑;有时旅费用尽,要暂时打零工赚钱;有时,老人时辰到了就去世……
他们走走停停。
因为知道自己终将要去向哪里,所以,心安理得面对发生的一切。
接受。面对。理解。放下。
然后,歇息片刻,继续上路。
这一路,像极了人的一生。
它是一个隐喻。电影的英文名字,paths of the soul,意为灵魂的千条万条道路。
这一路,你要把喜怒哀乐遍尝,要把生老病死流转。
跳舞有时,悲恸有时。
什么都会来,什么都会过去,什么都会回来。
电影最打动我的,是他们的“平常心”。好像,生活里发生什么,都是正常的。
孕妇想跟着一起去朝圣,好啊好啊。残疾的少年想去,好啊好啊。醉醺醺的屠夫想去,好啊好啊。
接受下来就是了。
他们不抗拒“麻烦”,不拒绝“波折”,不害怕“无常”。
发生什么,就面对就好了。
他们,没在怕的。
春天,山上的雪水融化,漫过了路面。
站在水汪汪的路上,他们彼此询问——怎么办,要不要磕过去?
答案是,要。
于是,众人欢快地脱掉身上的皮革围裙,脱掉厚重的外套,笑嘻嘻地在扑向水里。
水花四溅,每一个人都像孩子玩水一样欢畅。他们都在笑。
那个画面,真好看。
来什么,接什么。
《岗仁波齐》观后感篇4飞外网行禅里,“行禅”这个词是禅宗所用的,在密乘的修炼中,习惯叫做转山、转塔、绕佛、朝圣,说的都是一个意思。转山最重要的特征,是没有所谓的目的.地,所谓的终点,我们的起点就是我们的终点。我们的行走不为路上的风景,不是为了去往一个新奇陌生的地方,我们唯一要做的,竭尽全力要做的是回到我们的起点,就是我们回归生命的修炼。
神山是象征,象征着某位佛或菩萨的智慧和慈悲。我们所行走的不是一座山,而是我们内心的清净,在这个清净的世界中,我们最后看到的不是外在的佛,而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本具圆满的佛性。
现在这个时代,人走的时间越来越少,坐的时间越来越久,必然压抑的情绪越来越多。行禅是一个力量,不管是有信仰还是没有信仰的人,带着觉察去感受身体,觉察自己,将心毫无修饰地放在自己的行动上,自己的行走上。当我们心理压抑,情绪不佳,尤其是怒火和怨恨难以平息的时候,行禅是完美的化解之法。这种千年万年所传的古朴的修炼,如果用在生活里面,绝对是个力量的源泉。它不只是锻炼身体,它产生的力量是我们生命内在的力量。
《岗仁波齐》观后感篇5在一个最缺乏信仰的年代来讲信仰,要么被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要么会激起争论,形成截然相反的观点。导演选择用纪录片的方式来展示了一种人的一种信仰,力求客观真实,所谓信仰,信之越深,越不顾一切,冈仁波齐的信仰是善良、爱、奉献。影片中一位婴儿出生在朝圣的路上,母亲产后不做休养,带着婴儿一路磕头,继续朝圣;一位老者死于神山脚下,神山,在神灵面前,将自己还给了自然。是来自于内心深处的巨大力量,支持他们不顾一切,包含肉体痛苦、亲人安危、财产损失甚至个体生命。
1300公里,历时一年的磕头苦行,只为洗去内心的罪恶,只为给亲人带来平安,为今生也为来生的安宁祥和。从物质者的角度看,他们是贫乏的、落后的、甚至是愚昧的,朝圣的路上不生产劳动,不学习研究,只有消耗而无创造,他们是错误的;而从精神的世界看待,他们富有,他们智慧,他们传播善良和爱,鼓励坚持,他们带来的东西远远大于物质创造。也许,岗仁波齐带来的思考不只这些,需要各自满满品味。
《岗仁波齐》观后感篇6近日,一部名为《冈仁波齐》的电影热映,讲的是西藏腹地古村普拉村的11名藏族村民乘坐一台东方红拖拉机,翻山越岭去神山冈仁波齐朝圣的故事。
影片中频频出现的这台东方红拖拉机,引发观影者的关注。昨日,《洛阳晚报》记者采访了一拖集团,了解到东方红拖拉机与西藏以及这部电影的故事。
每个有赴藏经历的人,也许都会引发共鸣
这部电影于6月20日在全国公映,影片中的11名主要演员,有即将临盆的孕妇、家徒四壁的屠夫、独臂的少年、遭逢变故的夫妇和他们9岁的小女儿……他们中没有一个明星,全部由普通藏民出演,连角色名字都是演员自己的真名。就是这11名普通的藏民,为去神山冈仁波齐朝圣,历时一年,磕长头匍匐前进。
2010年,本报记者曾赴西藏昌都采访在那里支教的洛阳师范学院的一群毕业生,当时进藏走的也是和这群朝圣者一样的路线,在这条充满危险与美丽的318国道上,左贡、邦达、然乌湖……电影中出现的这些地方,记者也曾到过。而川藏线上曲折的“之”字形路线,路上从天而落的飞石,更是在藏区的道路上频频出现。
高原上的“东方红”,春耕中的风景线
电影中,11个人在前面磕长头匍匐前进,他们后面是一台载满食品、缓缓行驶的大红色拖拉机,拖拉机上鲜红的“东方红”与“中国一拖”字样屡屡出现。
电影中还有一个情节,朝圣者们在路上接受了一位老者帮助,他们又驾驶着自己的拖拉机来帮助那位老者春耕。
记者从一拖集团了解到,其实每年藏民的春耕仪式,都在东方红拖拉机的轰鸣声中拉开序幕,而电影中田野里的那些拖拉机几乎全是“东方红”。
为西藏赠送“东方红”,播下浓浓情
电影中出现东方红拖拉机,其实并不偶然。
早在2013年,国机集团、一拖集团向西藏自治区尼木县吞巴乡、堆龙德庆县德庆乡赠送了31台东方红拖拉机,以提升当地的农业机械化水平。
2016年,又有217台东方红拖拉机开进尼木县。
今年6月5日,在西藏日喀则市2017年农机补贴交机仪式上,25台东方红大中轮拖送到藏民手中。当时,身着盛装的藏民扎西平措拿到“东方红”的钥匙时,他点燃早已准备好的藏香,口念经文,围绕拖拉机转了一圈,然后把香放在拖拉机下方中央位置,从随身的布袋里捧出一把糌粑,撒向空中。接着,他又从怀中掏出一条洁白的哈达,屈膝弯腰,恭敬地献给东方红拖拉机……
“电影上映后,有人问我们这是不是植入广告,事实上事先我们并不知道,也没掏过一分钱。”一拖集团宣传科一位工作人员说,经统计,目前东方红拖拉机在西藏的保有量已超过5万台,也许这是电影中会出现东方红拖拉机的重要原因。
【《岗仁波齐》观后感】相关文章:
冈仁波齐观后感06-29
《冈仁波齐》观后感精选07-30
《冈仁波齐》观后感07-19
电影冈仁波齐观后感09-03
冈仁波齐峰06-01
《冈仁波齐》观后感400字08-02
《冈仁波齐》观后感1000字09-02
寄江夏仁公,寄江夏仁公齐己,寄江夏仁公的意思,寄江夏仁公赏析 -诗词大全01-01
寄玉泉实仁上人,寄玉泉实仁上人齐己,寄玉泉实仁上人的意思,寄玉泉实仁上人赏析 -诗词大全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