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奇闻趣事 >

红树林属于什么生态系统(红树林的功能和生态意义)

红树林属于什么生态系统(红树林的功能和生态意义) 华强北-小王 阅读 211

近年来,每年全国“两会”都有关于加强红树林保护的提案议案。2020年全国“两会”,九三学社中央再次提交《关于加强我国红树林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的提案》。

提案指出,在我国大陆18000公里海岸线附近,分布着弥足珍贵的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资源。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共称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对象,为近海生物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栖息、繁殖和庇护场所。一段时期以来,受到人类活动尤其是大规模围填海的影响,这些资源遭受严重损害。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海潮退后它们屹立在海边,是“海岸森林”。海潮涨时它们被海水浸没,仅树冠露出水面,成为“海上森林”。有时海潮过大,它们会被完全淹没在大海里,成为“海底森林”。

通俗地说,红树林是可被海水间歇性浸泡的森林。

红树林看上去不红,为什么偏偏称为“红”树林呢?原来,组成红树林的主要植物是红树科植物,红树科植物的树皮内多含有丰富的单宁,东南亚岛国的海边居民常将红树的树皮进行提炼,制成红色染料。

“胎生”的树

红树植物包括真红树和半红树。真红树植物是专门在红树林中海滩上生长,经常可受到潮汐浸润的潮间带上的木本植物,包括蕨类植物卤蕨。中国现有原生真红树植物11科13属24种,包括许多珍贵、稀有和濒危物种,如水椰、红榄李、海南海桑、杯萼海(最小的合数是几?最小的合数是4。合数是指自然数中除了能被1和本身整除外,还能被其他数(0除外)整除的数。自然数从0开始。)桑、卵叶海桑、拟海桑、木果楝、尖叶卤蕨等。

半红树植物是指能生长于潮间带、有时成为优势种,但也能在陆地非盐渍土生长的两栖木本植物。中国现有原生半红树植物10科12属12种,包括黄槿、杨叶肖槿、银叶树、水黄皮等。红树植物在恶劣的生态环境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展示了惊人的适应能力,原因是它们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红树植物最奇妙的特征是其胎生现象。

红树林中很多植物的种子还没有离开母体的时候就已经在果实中萌发,长成棒状的胚轴。胚轴发育到一定程度后脱离母树,掉落到海滩的淤泥中,通常在数小时至数天内就能生根、固着,自然定植为新株。未能及时扎根在淤泥中的胚轴,可随着海流在海上漂流数个月,到几千里外的海岸扎根生长。胎生现象最典型的就是秋茄和木榄。

木榄的胎生胚轴。摄影/廖宝文

红树林下的底泥是不稳定的基质,红树植物为固定其中,衍生出特殊的根系。具有支柱固着作用的根系主要有红海榄和正红树的支柱根、银叶树和秋茄的板状根等。具有呼吸和传输氧气作用的根系主要有白骨壤的指状呼吸根、海桑属红树植物的笋状呼吸根和木榄的膝状呼吸根等。桐花树和海漆则具有表面根,是缦布于地表面的网状根系。底泥中的氧气供应量低,不适合根部生长,这些红树植物形成特殊的根系统,以便为根部提供氧气。

支柱根和板状根有利于抗击风浪,呼吸根和膝状根则含有皮孔以及通气组织,便于气体交换和贮存空气。这些特殊根系还起到积聚泥沙、抬高滩涂的作用。

各种红树植物都有庞大的奇形怪状的根系,用以抵御潮水冲刷和获取氧气。摄影/林爱和

热带亚热带海滩阳光强烈,土壤富含盐分。红树植物多具有盐生和适应生理干旱的形态结构,如白骨壤、桐花树等具有位于叶背的盐腺,能将组织内的盐分排出。有些红树植物如木榄、海漆则把盐分储存于细胞中的液泡内,或者在叶中形成结晶体,落叶时盐分便一并排出。

红树植物能够适应高盐度环境,主要依靠其较高的细胞渗透压。红树植物可以产生比土壤溶液渗透压更高的吸力,红树植物的高细胞渗透压保证了植株能从沼泽性盐渍土中吸取足够的水分及养料,这是红树植物能在潮滩盐土中生长的重要条件。

红树植物的根、茎和叶富含单宁,与空气接触时会发生氧化反应使树皮呈红色。单宁是天然防腐剂,令红树植物的木材具有防腐性能。它具有涩味和毒性,可有效阻碍鼠类和白蚁等破坏树木。它还能使蛋白质变性失活,可有效缓解微生物引起的腐化现象,延长树木的寿命。

全球红树林分为西方群系和东方群系,共有红树植物24科30属83种(包括真红树植物、半红树植物),现有红树林湿地总面积约为1450万公顷,以马来半岛及邻近岛屿的红树植物种类最多、生长最茂盛。

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现有红树林湿地34472公顷,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香港和澳门等省区。其天然分布南界在海南岛,北界为福建福鼎市,人工引种北界为浙江乐清县。分布特点是由南到北种类逐渐减少、以灌木为主、人为干扰严重(80%为低矮次生林)。

从母体掉入水里的小苗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在滩涂上扎根,从而避免被海潮冲走。摄影/陈小川

敏感的交错带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由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潮间带滩涂的木本植物群落与其周围环境构成的生态功能统一体。整个系统的生产者主要是红树林植物,作为系统的主体,它们和藻类一起不断制造蕴含能量的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供应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系统中另一个不可缺少的角色是分解者,由细菌等微生物担任。它们把植物碎屑和其他有机体分解成营养物质,营养物质被藻类和浮游动物吸收,而浮游生物又成为底栖动物(如鱼、虾、蟹、贝类等)的饵料。这个系统中处于最高级营养地位的是猛禽(如鸢、鹗等)和大型鱼类,它们以鱼、虾、蟹、贝类为食,在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受潮汐作用影响,红树林是所有生态系统中开放程度最高的。它既可感受来自陆地的变化,也可感受来自海洋的变化,是一个既不同于水域也不同于陆地的生态交错带。

红树林处于海陆交界处,是一个非常敏感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海平面变化和全球变暖等因素都会对它产生影响。另外,组成红树林群落的植物种类偏少,群落结构简单,导致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有限,所以该系统较其他生态系统更为脆弱。

红树林是海湾河口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红树群落净初级生产力的很大一部分(约40%)通过枯枝落叶等凋落物返回林地,而一般陆地森林凋落物占净初级生产力的比例不超过25%。红树林区的高温、高湿、干湿交替的环境及潮水的反复冲击,令其凋落物分解速率升高,凋落物半分解期比热带雨林还要短。

候鸟的“旅馆”

中亚-南亚候鸟迁徙路线上最著名的红嘴鸥。摄影/徐永春

作为独特的湿地植被类型,红树林为鸟类、鱼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良好的栖息环境,在抵御海潮、风浪等自然灾害,维护和改善海湾、河口地区生态环境,维护近海渔业的稳产高产,保护沿海湿地多样性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红树林是海岸生态防护的第一道屏障,主要通过消浪、缓流、促淤三大功能实现防浪护岸的效果。据测算,林带覆盖度大于0.4米、宽100米、高2.5米(小潮差海岸)或4米(大潮差海岸)的红树林消浪系数可达80%以上。红树林对水流的阻碍作用使林区流速仅为潮沟流速的1/10。红树林滩地淤积速度是附近裸滩的2-3倍,可促使沉积物中粒径小于0.01毫米的颗粒含量增加,红树林还以其枯枝落叶直接参与沉积。

红树林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是通过红树林林地、林外滩涂、浅水水域、潮沟等作为一个整体实现的,而生境的多样性和丰富的食物来源是基础。红树林特殊的生境蕴藏了独特的生物多样性,许多生物种类如真红树植物、海蛙等仅在红树林湿地中出现。有红树林分布的地区,都保持着较高的鸟类生物多样性。

中国红树林是东半球候鸟迁徙的“加油站”“歇脚点”。

红树林长期适应潮汐及洪水冲击,形成独特的支柱根、气生根、发达的通气组织等形态,能过滤陆地径流,净化空气和海水,大量吸收水体中的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避免这些物质通过食物链向其他海洋生物及人类传递。

红树林是极具特色的湿地生态系统,兼具陆地生态和海洋生态特性。其特殊的环境和生物特色使之成为天然的生态研究中心,对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业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红树林用途较广,大部分红树植物可作薪炭,部分可作建筑材料。有些红树植物可用作药材、香料,果实可食用或酿酒,从树皮中提取的单宁可作染料。

红树林区有丰富的饵料、良好的净化和环境稳定作用以及近岸等优势,是不可多得的天然海水养殖场。国际上把红树林区作为海洋经济动物养殖和育苗的商品基地。

红树林水道风浪小、饵料丰富,是贝类吊养、网箱养鱼的基地。基围是指在红树林区域及周边部分区域人工建造的养殖浅塘,基围养殖是沿海生态养殖的典范,如香港米埔的基围虾塘。外滩涂养殖则是目前最主要的养殖活动,围养和管护贝类的螺场星罗棋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