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被打开,清澈明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不停地闪耀晃动。
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河水啊。
【赏析一】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叉仲砖,号晦庵,晚号晦翁。古徽州婺源县(今属江西)人,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是中国十一世纪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问渊博的学者,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魏晋以来儒、佛、道、二程(程颢、程颐)的思想,把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问题融於一炉,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诗人以景喻理,形象而又深刻,巧妙地表达了一种微妙的而又令人愉悦的读书感受。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所领悟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愉悦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人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表面是写水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才“清如许”,实则预示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认真读书,不断求新求异,不断获取新知,才能达到至高的境界。
【赏析二】
朱熹《观书有感》是一首说理诗。从字面上看好(怎么查看***wifi密码:打开设置,点击WLAN,进入已连接的wifi,用截图方式保存当前二维码页面,退出设置,打开***,点击+号,扫一扫,选择右下角的相册图标,找到刚才截图好的照片,待识别后,即可看到该wifi密码。)像是一首风景诗,实际上是写读书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这首诗包含着隽永的意味和深刻的哲理,富于启发而有历久常新,寄托着对莘莘学子的希望。读书需要追求新知,诗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学子在读书时要克服浮躁情绪,才能使自己的心清澈如池水。池水清澈便能映照出天上云影,恰如人经常开卷阅读便能滋润心灵焕发神采。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诗的寓意很深,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吸取新知识,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诗中所谓的“蒙冲巨舰”、“向来枉费推移力”表面所指为自然现象,但暗中指向的却是平时虽刻苦读书,百般思索,千样计较,书中之理仍然有不易了解者这样一种困难迷惑的情景。但长期而艰辛的思索、探求,于“昨夜”豁然明朗,大彻大悟,以前所有的困难都迎刃而解,悄然冰释,书中之理在自己的脑海中融会提升为井然有序的“洁净空阔”的理世界。“昨夜江边春水生”指的是思想上的豁然开朗,“蒙冲巨舰”指的是读书时所遭遇到的种种疑难、困惑。
这是一首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该诗借景喻理,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更广泛的启发。
【赏析三】
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实写的是明丽清新的一派田园风光,半亩的一块小水塘,在朱熹笔下是展开的一面镜子,起笔就恬静而幽雅得让人立时展开了想像的翅膀。第二句更引起读者遐想,这面”镜子“中映照着天上徘徊的云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么静谧可爱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个问题,自问自答,这水为什么如此清澈呢?因为源头总有活水补充,一直不停地流下来。
这首借景喻理的名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极其微妙难以言传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这首诗所表现的读书有悟、有得时的那种灵气流动、思路明畅、精神清新活泼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为一位大学问家的切身的读书感受。诗中所表达的这种感受虽然仅就读书而言,却寓意深刻,内涵丰富,可以做广泛的理解。特别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两句,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因此人们常常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人们也用这两句诗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我们也可以从这首诗中得到启发,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赏析四】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也是儒学的转折点。朱熹的《观书有感》是一首借景喻理的诗歌。全诗以”方塘“作比喻,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诗歌首先写道:”半亩方塘一鉴开“ ”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鉴“即镜。古人以铜为镜。这句的意思是说,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诗人通过”鉴“来突出了”方塘“中水的清澈。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水之清澈光亮。接着诗人写道:”天光云影共徘徊。“ ”共“即一起,一同。”徘徊“即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这句是说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映在如同镜子的方塘中,还在一起移动。这一句也是写”方塘“中水的清澈,诗人通过倒映天上的”天光云影云“的影子来写,从另一角度来表现了水之清澈。如果不能映照”天光云影“也就说明了”半亩方塘“哪能如”一鉴开“,水就不是清澈如镜了。
接着诗人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渠“代词,即”它“他(古代”渠“作代词,即有”他“或者”它“之意,比如,渠是何人?),这里指方塘。”那得“即怎么会。”那“通”哪“,意思是”怎么“的意思。”如许“即如此之意。”清如许“即如此清澈。意思是说,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诗人用一个设问,不但强调了”方塘“之水清澈,而且引出”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结论。”活水“即流动的水。这句的意思是说,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其中”清“字,不但回应了上两句的内容,也起到强调的作用。这样结尾,由上两句的感性形象进入到理性思考。从诗意来看,明显与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有异曲同工之妙。然而,诗人写诗绝对不是为了表明这样一个自然现象。我们知道,诗歌是有所感而发的,”触景生情“、”托物言志“都要源于”物使之然“的。为此,诗人朱熹在后面两句就在给我么讲一个道理,表现出诗歌的理趣之美——读书治学,要不断学习,知识要时时更新,要不断吸收,头脑中才会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一样清新、透明。可以说,表现这样的思想才是诗人写作这首诗歌的目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宋代哲理诗比较突出,但理趣也是通过形象来表现的,也就是把抽象的道理蕴含在形象上,这样,不但使诗歌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含蓄性的特点,而且给读者以多元的想象空间,并引发读者的深入、深刻的思考。
在艺术上,首先,寓意深刻,想象丰富。其次,象征的手法的运用,意蕴深厚。再次,比喻手法的运用,将抽象的形象化。
【赏析五】
有人以为诗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所以只宜于写景抒情而不宜于说理。这有几分道理,但不能绝对化。因为理可以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出来,从而使得它与景和情同样富于吸引力。同时,理本身所具有的思辨性往往就是非常引人入胜的。(枚乘《七发》正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古今诗作中并不缺乏成功的哲理诗。
朱熹是刘子翚学生,他父亲朱松文才也很好。也许由于父、师的影响,他在道学中对文学的评价是比较公正的,也写出过一些富于生活气息的好诗。如这两首当然是说理之作,前一首以池塘要不断地有活水注入才能清澈,比喻思想要不断有所发展提高才能活跃,免得停滞和僵化。后一首写人的修养往往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阶段。一旦水到渠成,自然表里澄澈,无句无束,自由自在。这两首诗以鲜明的形象表达自已在学习中悟出的道理,即具有启发性,也并不缺乏诗味,所以陈衍评为”寓物说理而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