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猎奇八卦 >

被“三杨”光环掩盖的五朝元老——夏维喆

提起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的大臣,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想必都是著名的“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在“三杨”光环的掩盖下,有一位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的治世能臣几乎被后世的人们给“遗忘”了……他就是最近电视剧《山河月明》中的那位夏维喆。


夏维喆,名原吉、字维喆,湖广长沙府湘阴县(今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人。至正二十六年出生于元朝一个低级官员家庭,父亲夏时敏曾经担任过县学教谕、也就是海瑞出仕之初曾经担任过的那个职位。十三岁丧父,尚未成年的夏原吉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洪武二十三年考中举人(一说是副榜贡生),由湖广“乡荐”进入国子监继续深造,后入选中书制诰。在中书省任职期间获得明太祖朱元璋的赏识,不久调任户部主事。从此,夏原吉便与户部、财政结下了“不解之缘”。


进入户部之后,夏原吉很快便展示出了出众的理财本领,将所在部门纷繁复杂的政务搭理得仅仅有条,深受时任户部尚书郁新的赏识。史料记载:郁新曾上书朱元璋、弹劾户部各部门的“懒政”官员,朱元璋觉得事情不大、想宽宥这些人,但郁新坚决不同意!气得朱元璋大声责问:“这是谁教你的?”郁新倒也实诚,说道:“是堂后的书算生。”于是,朱元璋便下令将书算生下狱!彼时户部有一位姓刘的郎中,与夏原吉关系不睦,于是向朱元璋打小报告,说是夏原吉撺掇郁新这么干的。朱元璋一听是夏原吉,不仅没生气,反认为是刘郎中故意陷害,结果那位刘郎中“偷鸡不成蚀把米”,非但没有整倒夏原吉、自己还让朱元璋给砍了……朱元璋的理由也很奇葩——夏原吉能协助本部尚书处理政务,是不可多得的能臣干吏!“我老朱赏识的人谁也不能动!”


此后,朱元璋愈发重用夏原吉。建文元年,建文帝朱允炆拔擢夏原吉出任户部右侍郎。不久之后,京师***,朱允炆认为是“天谴”,于是派夏原吉等二十多人充任采访使、巡抚各地,监察百官、惩处地方奸恶。夏原吉奉命巡抚福建,“靖难”期间一直在外地巡视,没有参与户部事务、也没有与朱棣和燕藩发生过什么直接冲突。而这,也让夏原吉成功躲过了建文四年朱棣对“建文旧臣”的政治清算。


在洪武年间,时为燕王的明成祖朱棣就对夏原吉这位户部的能臣有所耳闻、非常看重他的才能。永乐元年,朱棣命夏原吉出任户部左侍郎,主持治水并掌管财政,不久又擢升户部尚书。彼时有人以夏原吉是“建文旧臣”为由,建议朱棣对夏原吉“不可大用”,最后还是朱棣一语定乾坤:“夏某太祖之臣也,彼忠于太祖,故忠于建文,又岂不忠于朕哉?”有了这句话,其他人还能说什么、还敢说什么?再反对,那就是在说朱元璋当年用夏原吉用错了,这个罪名可不是一般人能担待得起的!


永乐元年,夏原吉亲自带领众人疏浚河道、为后来郑和下西洋提供了最大的(512是什么意思?512是国际护士节,定在每年的5月12日,是为纪念护理学科的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而设立的节日。)先决条件。如果从南京入海的河道都没有疏通好,龙江宝船厂的宝船如何下水入海?郁新死后,夏原吉正式取代郁新、执掌户部。在此后的日子里,夏原吉长期主持户部,为“靖难”之后明王朝的经济恢复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并为朱棣数次远征漠北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永乐十九年,在朱棣远征漠北前夕,作为明王朝的“经济大管家”,夏原吉以“内外交困”为由明确表示不支持赞同朱棣北征!朱棣大怒,下令将夏原吉下狱并抄家。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朱棣命人抄家时,只准查抄夏原吉自家的东西,朱棣历年来给夏原吉的赏赐却原封不动、全部留给了夏家!从这一举动我们也能看得出,朱棣似乎并没有打算致夏原吉于死地,仅仅是为了借将他下狱、抄家来堵住反对北征的悠悠众口而已。


所以,夏原吉虽然被下狱、抄家,但在牢里的日子过得还算可以,并没有受到什么虐待,这一点电视剧《山河月明》里也有所提及。永乐二十年,朱棣正式开始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次远征漠北,后因粮草后援不济而被迫退兵。之后又数次出塞,却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找到。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在班师途中病逝榆木川。临终前,朱棣依然没有忘了夏原吉,对身边的人说道:“夏原吉爱我”,不久便去世了。


不久之后,皇太子朱高炽即位,随即便赦免了夏原吉并将其官复原职。彼时适逢夏原吉母丧,夏原吉请求返乡丁忧守制。明仁宗朱高炽索性明言:“你家有丧事,难道我家就没有吗?于是,夏原吉只得“夺情”留任。朱高炽对夏原吉更是没得说,先晋封他为太子少傅衔,不久又加封少保、仍兼太子太傅,再加上本身的尚书之职,夏原吉一个人领着三份“工资”!连夏原吉自己都看不下去了,极力推辞,最终朱高炽也仅仅是免去了夏原吉的太子太傅,继续让他拿两份“工资”并且还在北京和南京同时为夏元吉建造了府邸。


洪熙元年,在位仅仅十个月的朱高炽驾崩,皇太子朱瞻基即位,这位少年天子依然继续重用着夏原吉。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谋反,杨荣等人劝明宣宗朱瞻基亲征,正在朱瞻基犹豫之时,夏原吉提到了李景隆当年打开金川门的往事,最终坚定了朱瞻基亲征的决心。事后,朱瞻基论功行赏,给夏原吉的赏赐加倍,但夏原吉却以“无功”为由推辞,朱瞻基不听,硬是命人把赏赐送去了夏原吉家。


宣德五年,夏原吉去世,享年六十五岁。死后追赠其太师、谥“忠靖”。朱瞻基还特地敕令户部免除他家的所有赋税和徭役,并且以后世代都不再征收。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任凭“城头变幻大王旗”,夏原吉却一直屹立不倒。靠的是什么?首先是能力,他是明初不可多得的理财能臣,这是他安身立命最大的本钱。任你谁当皇帝,都得有个会理财的“管家”,不是吗?其次是不轻易“站队”,无论谁当皇帝,他夏原吉只忠于皇帝、忠于明王朝,而不作任何政治投机。明成祖朱棣当年对他的评价——“夏某太祖之臣也,彼忠于太祖,故忠于建文,又岂不忠于朕哉?”恰如其分。再者,夏原吉从不居功自傲,甚至有功都要推辞,这也是相当难得的。夏原吉能够成为长期屹立不倒的“五朝元老”,不是没有道理的、更不仅仅是靠皇帝的“恩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