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优秀6篇)

科学教案(优秀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科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桥梁有多种不同结构,有的桥梁把多种结构合为一体。 桥的形状和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 提高观察、比较、描述和评价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作用。感受和欣赏桥梁的形状结构之美。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吸管或竹片、粗线。为全班准备:木板或瓦楞纸板、绳子。

教师自己准备:各种桥梁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过:“桥梁是一种自古有之,最普遍而又最特殊的建筑物。”

二、美丽的彩虹桥-拱桥

出示图片,观察比较这些拱桥,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各有什么优点?

实验:用木棍做一个拱,然后两个做对比,看是那一个面的受力更大。

1、 (桥面在拱下方的拱桥,桥面可以拉住拱足,抵消拱产生的向外的推力。桥面被水平方向的力拉紧,还增加了桥面的.抗弯曲能力。)

三、拉索桥

1、观察拉索桥,它们的受力部分主要是哪些?

2、以实际例子说明。观察这些桥的结构是怎样的。拉索桥究竟有什么优点?

3、实验:模拟做一个拉索桥。在实难中学生边观察边思考问题,当演示完成后回答。

(1) 两人同时用力拉绳把“桥”吊起来。我们朝什么方向用力?

(2) 把绳子拉平直些,再拉平直些,感觉用力有什么变化?

四、结合我们的生活自己来制作桥

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让学生分组完成也要以独立完成,再上交作品,由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评定其水平。让学生说出自己设计和制作桥的想法和原理是什么?

自己设计的桥有什么特点,请做得好的学生演示讲解,从而进一步体会本单元的知识。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锻炼孩子使用味觉来对食品开展识别的能力。

2、充实孩子相关食品味道的了解及修饰词,充实词:酸的、甜的、香的。

教学预备:

毛绒玩具一個,录音机、Music磁带,关于甜味、酸味、香气的食品数个。

教学过程:

1、展示种种味道的食品,通过给学习孩子过生日,来导出教学课题:尝一尝味道。

今日是我们班xx孩子的生日,我们一块儿给他庆贺生日行不行?他今日带给我们很多好吃的物品。孩子吃时,瞅瞅你吃的是啥物品?它是啥味道的.?孩子一边吃边告知周围的孩子。

2、探讨食品的味道:

(1)请孩子说一说,你刚刚吃的是啥?它是啥味道的?你还吃过哪一些物品像糖果味一样是甜的?你还吃过哪一些物品像杨梅味一样是酸的?你还吃过哪一些物品像花生(又名金果)味一样是香的?

(2)充实修饰词:酸的、甜的、香的。

(3)孩子你喜爱吃啥味道的物品哩?

(4)不可以吃过于多甜甜的物品,這樣,牙会吃坏的。

3、按酸、甜、香(512是什么意思?512是国际护士节,定在每年的5月12日,是为纪念护理学科的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而设立的节日。)的味道来归类:(展示酸、甜、香的食品请孩子归类)

(1)xx请我们进食,我们也送好吃的物品给xx吃好不好?xx要我们把礼品放于三个篮内。把味道是甜甜的放于一個装糖果的标识的篮内;把味道是酸酸的放于一個装杨梅标识的篮内;把味道是香香的放于一個装花生(又名金果)标识的篮内。

(2)xx讲你们分得好好!这就是甜甜的味儿;这就是酸酸的味儿;这就是香香的味儿。感谢孩子送来如此多好吃的礼品。

4、教学完结:今日xx带给我们许多味道的食品,有甜的、酸的与香的,感谢xx嘛,那让我们唱K跳舞来祝xx的生日吧!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糖能溶化使水变甜,愿意和同伴分享。

2、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棒棒糖搅拌的动作,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王老先生有块地》音乐录音、棒棒糖若干、温水杯若干、“甜甜的河水”故事凰面。

活动流程:

一、甜甜的棒棒糖

1、观察故事画面:小兔有根棒棒糖。

2、交流:这是一根怎样的棒棒糖?

3、甜甜的糖有各种各样的`味道、形状,我们都喜欢甜甜的糖,可是多吃会蛀牙。

二、一根棒棒糖

1、边听故事,边看故事画面。

2、交流:朋友们都想吃棒棒糖,可是只有一根,怎么办?一根棒棒糖怎样和许多朋友分着吃?

3、演示:小兔将糖溶化在水中的办法。

4、交流:糖会溶化在水中吗?水会有什么变化?

三、快乐的棒棒糖

1、操作:幼儿将棒棒糖放在杯中。

2、模拟:

(1)我是一根棒棒糖(幼儿用肢体动作扮演棒棒糖)。

(2)会搅拌的棒棒糖:

霸欣赏音乐——棒棒糖是怎样搅拌的?

动作再现——用肢体动作表现棒棒糖的搅拌(有节奏、创造性地表现)。

故事穿插——幼儿多次表现。

四、甜甜的河水

操作品尝:水变甜了吗?——尝尝我们的水。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以科学家为榜样,从小爱科学,学科学。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分角色朗读课文,提高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重点难点 1.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

2.体会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孩子考(kǎo)科学家

在英国有一对小兄(xiōng)弟,很喜欢捉虫子玩儿。 [①这句话作为文章开头有什么作用?]要是抓到了一条虫子,他们心里就甜滋滋的,像吃了蜜糖似的。 [②这个比喻句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爸爸见他们这样喜欢虫子,就给他们讲著名的科学家达尔(ěr)文的故事。 [③爸爸为什么要给他们兄弟俩讲达尔文的故事?]

爸爸说,达尔文家里有很多很多的虫子。那些虫子有几只脚、几只眼睛,爱吃什么……达尔文都知道。 [④介绍达尔文对虫子的喜欢和了解的程度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兄弟俩可感兴趣了,他们缠着爸爸,非要见见达尔文不可。 [⑤用“缠”字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介绍事情发生的原因,兄弟俩为什么非要见达尔文。

有一天,爸爸告诉他们,过些日子,达尔文爷爷要来家里做客。[句导读:承接上文,说明兄弟俩的愿望就要实现了。]

兄弟俩高兴极了。调皮的弟弟眨巴着眼睛,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 [⑥这句话从哪些方面对弟弟作了描写,其用意是什么?]哥哥点着头,连声说:“好!好!”[句导读:对弟弟的主意哥哥连声称好,到底是什么好主意呢?文章在此处留下了一个悬念。]

段导读:交代了兄弟俩已想好了主意。

第二天清早,兄弟俩拿着竹竿和网兜 (dōu),来到树林里,东奔西跑,忙了整整一天,捉了许多虫子。 [⑦“东奔西跑”“整整一天”说明了什么?]回到家里,他俩悄悄关上房门,忙开了。[句导读:“悄悄关上房门”说明兄弟俩的工作是保密的,可见为了考住达尔文,兄弟俩的确很用心。]他们剪下知了的翅膀和脚,留下了光 光的身体,用花花绿绿的蝴蝶翅膀和带着小钩(gōu)子的蚱蜢(zhà měng)大腿,还有天牛的长角须,拿胶(jiāo)水粘(zhān)成一只怪模[mú]怪样的虫子标(biāo)本。[⑧用一句话概括上面几句话的主要内容。]他们想考考达尔文,看他是不是真的像爸爸说的那样有学问。

段导读:讲了兄弟俩不盲目相信别人的话,想考考达尔文。

第二部分(第5~7自然段):写了兄弟俩为考达尔文所做的准备工作。

过了几天,达尔文真的来了。弟弟向哥哥挤挤眼睛,然后对达尔文说:“爷爷,前几天我们从树上抓到一只虫子,样子怪极了,可就是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⑨弟弟为什么这样说?]

哥哥赶忙接着说:“真的,我们翻了好些书,也没有查出它的名字。”[句导读:哥哥想让达尔文确信他们捉到的是一只很怪的虫子,说不能在书中查到它。]

达尔文一听这两个孩子逮到了怪虫子,可来劲儿了,马上要看看。 [⑩达尔文的行为表现了怎样的品质?]

兄弟俩互相做了个鬼(guǐ)脸,拿出一只匣(xiá)子,递给达尔文。[ “互相”“鬼脸”两个词表现了什么?]

达尔文揭(jiē)开盖子。看到那条怪模怪样的“虫子”,差点儿笑起来。[ 这是对达尔文神态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可是,他马上装出惊奇的样子说:“哎(āi) 呀,这条虫子真怪,我也没见过呀!” [ “装出惊奇的样子”意在说明什么?]

兄弟俩可得意啦!心里说:达尔文爷爷让我们考住了。[ “得意”一词说明了什么?]

“你们留意没有,”达尔文问,“在捕捉的时候,它会不会叫哇?”[ 达尔文的问话意在说明什么?]

“会叫,会叫, (qū) ,叫得可好听呢!”[ “ ”是蟋蟀的叫声,叫声说明了什么?]

这时候,达尔文再也忍(rěn)不住了,笑了起来,说:“那就把它称做‘叫虫’吧。”[ 真的是“叫虫”吗?]接着,达尔文指指他俩的鼻子,笑着说:“你们这两只有趣的小‘叫虫’!”[ 达尔文为什么“笑”?]

这下子,全家人都笑了起来。[句导读:达尔文的话很委婉地揭穿了兄弟俩的小把戏,全家人都听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所以都笑了起来。]兄弟俩对达尔文爷爷更尊敬了。

段导读:写了达尔文用风趣的语言识破了兄弟俩的把戏。说明了达尔文的.见多识广,这也是“兄弟俩对达尔文爷爷更尊敬了”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8~17自然段):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是事情发展的经过和结果。

1.学习本课生字,能规范书写。

2.理解词语的意思,扩展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生字卡片。

一 质疑导入

1.读课文题目,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1)科学家是谁?

(2)孩子为什么考科学家?

(3)他们是怎样考科学家的?结果怎样?

2.谈话:同学们提出的这些疑问都很好,这也说明你们动脑筋去思考了。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共同学习课文,读了课文后,同学们的疑问一定会得到解决的。

二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新词。

2.说说初读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三 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

2.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左右结构的字:捉 抓 眨 须 粘 标 糖 钩 胶 揭 半包围结构的字:考

上下结构的字:兄 著 盖 装 忍 弟 独体字:鬼

3.理解词语意思。

标本:供学习或研究用的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样本。

网兜:口袋或像口袋一样的东西。 揭开:掀去,掀开。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

“考”,半包围结构,下面的笔顺是“ ”。

“须”,左右结构,左面的三个“撇”要写匀称。

“忍”,上下结构,上面不要丢掉点。

5.认读多音字。

四 朗读全文,巩固生字、新词

1.教学本课生字时,可利用字形结构的特点帮助学生记忆,如“抓”“眨”“粘”都是左右结构的字;还可以通过旧字加偏旁记忆:示+木=标、占+米=粘、乏+目=眨。教师可以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以便于学生记忆。

2.提出问题:“科学家是谁?孩子为什么考科学家?”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深入反复地读课文,从课文中获取信息,既锻炼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又为学生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

3.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的意识。

投影,课文插图。

一 板书课文题目,谈话导入

1.朗读课文题目。

(1)说说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了解了什么。

(2)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共同来解决同学们的问题。

2.老师简介达尔文。

(达尔文是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用朴素的唯物主义观说明了生物界物种的发生和发展,创立了生物进化学说。)

二 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是一对怎样的小兄弟?从文中哪儿看出来的?(这对小兄弟很喜欢虫子。从他们抓到虫子,心里就甜滋滋的看出来的。)

(3)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感情来。

2.学习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1)请同学朗读这部分内容。

(2)说说读了这段你对达尔文有了什么了解。

3.学习第五至第七自然段。

(1)默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3)兄弟俩想出了什么办法来考达尔文?

(用胶水粘成一条怪模怪样的虫子标本来考达尔文。)

(4)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这个标本怪模怪样,找出来读一读。

(5)朗读句子,体会兄弟俩的顽皮。

4.学习第八至第十七自然段。

(1)默读课文。

(2)说说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结果怎样。

(3)全班讨论。

(4)分角色朗读达尔文和兄弟俩的对话。

(5)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兄弟俩为什么对达尔文更尊敬了。

三 朗读全文,进行总结

1.朗读全文。

2.说说学习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四 完成课后练习

读句子,想想标点符号用得对不对,为什么。

1.投影出示句子:

兄弟俩高兴极了。调皮的弟弟眨巴着眼睛,在哥哥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哥哥点着头,连声说:“好!好!”

(“悄悄话”后面应该用句号。因为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的停顿。这句话讲的是弟弟在干什么,表达了完整的意思,下句讲的是哥哥,所以应该用句号。)

2.朗读句子,体会句号的用法。

五 课外延伸

你还知道有关达尔文的哪些故事,说给大家听。

科学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研究磁铁》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电和磁》单元的第4课内容。

研究磁铁这一内容具有极强的探究价值,它可以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探究机会。使学生充分经历探究的过程,训练其思维,同时逐步培养学生良好地实验习惯。与此同时,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兴趣,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这一系列有效的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磁铁的性质有更多的了解。

根据以上分析,我对教材进行适当的重组,把这节课分为两个课时来讲解,其中第一课时的`内容有: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2、分四个层次探究磁铁的基本性质;3、课堂小结;4、进行课堂练习;5、课后作业的布置及要求;第二课时的内容有:1、通过实验验证,了解磁化现象;2、利用磁铁的性质,制作简易指南针;3、作业展评:磁铁玩具;4、课堂小结。

学情分析

在进行本课学习前,五年级的学生对磁铁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有着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这对本课的学习起到一定的铺垫。学生对于磁铁比较感兴趣,但对于磁铁的一些性质还处于比较模糊的阶段,或许仅仅是停留在磁铁能吸铁这一层面上。为此,通过本课的学习,一方面让学生对磁铁有一个较全面、深入的认识;另一方面,着重引导学生能关注身边常见的一些事物、现象,平时能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能自觉地展开一定的研究,毕竟科学的大课堂还是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设计实验探究出磁铁的性质;

2、能利用各种方法测量出两块磁铁磁力的大小;

3、能够测出隔着物体以后,磁铁磁力大小的变化;

4、能够对磁铁在生活中的用途作相关的解释;

5、能制作磁铁及磁铁玩具。

科学知识:

1、知道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

2、知道磁铁间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规律;

3、知道磁铁磁力大小的一些测量方法;

4、了解隔着物体以后,磁铁磁力大小的变化规律;

5、知道指南针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磁现象有浓厚的兴趣;

2、意识到磁现象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好处;

3、乐于探究、善于发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磁铁的基本性质。

难点:用实验探究磁铁的各种性质

科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 体会课文通过几个事例来写人的方法,能自己搜集材料写一个科学家专心研究的小故事。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

一、复习检查

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 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⑴出示思考题:①开文迪许的怪表现在哪几个方面?②他为什么有这些怪的表现?

⑵学生带着问题自读第2---5自然段,①读后讨论:衣着不考究

布置很特别珍爱图书珍惜时间②理解考究、特别、珍爱、珍惜等词语。理解重点词句,指导朗读理解一般、过时等词。③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理解家当一词比较句子:开文迪许家里的布置也很特别。

开文迪许家里的布置很特别。

指名读句子,联系课文说说哪句话表达的意思准确些,为什么这里要用上也。

④指名朗读第3自然段出示:他自己从书架上拿走一本书也要办理一下手续。自由读上面的句子,说说也要在这里强调了什么?

⑤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⑥自由练读第5自然段,说说哪些词句最能突出开文迪许的怪。

⑶指名读第1、6自然段①说说这两段告诉我们什么?②这两段在第一部分起什么作用?2. 细读第二段⑴出示思考题:为什么说这位科学怪人并不怪?

⑵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读后讨论,可联系上下文举例说明。

⑶齐读课文。

⑷小结段意

三、作业

1. 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珍爱 打扰 慕名来访 遗著迫不得已 诸如此类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教案科学教案05-16

科学教案(经典)08-06

(精选)科学教案07-27

科学教案(精选)07-30

科学教案【经典】07-25

科学教案[经典]08-02

科学教案[精选]08-15

科学教案【精选】07-31

【经典】科学教案10-09

(经典)科学教案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