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我们从小学到大的一门学科,那么初中数学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PINCAI小编整理的关于数学论文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
初中数学论文_论文大全《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新的教学观所关注的不仅是活动的结果,更关注的是学科学习活动的过程。作为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活动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课堂教学就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探索及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的方法和能力。
几年来,在《新课程标准》精神的影响下,本人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实践了“合作教学”模式,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合作教学的特征
合作教学是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恰当的组织和有效的调控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个人自学”、“小组合作”、“班(dps是什么意思?dps在游戏中是指一次战斗从开始到结束,伤害总量/战斗时间,简单的说就是一次战斗中,你攻击起来的每秒伤害。)级合作”为基本教学形式,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积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1、合作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作教学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积极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角”,教师起“主导”“导演”作用。老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设计学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全过程,自主探索学习,获取知识,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合作教学有利于学生认知的发展
在合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沿着前人研究、探索数学问题的路子去思维、动脑、动口、动手,亲自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这样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学会怎样学习。这种方法的学习远远比被动地接受老师讲解要深刻得多,而且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3、合作教学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
在合作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形成了双向反馈的模式。教师能从合作过程中充分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针对认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点
拨、引导,使学生顺利地合作学习,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合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1、营造课堂上良好的合作气氛
在合作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当然不民主的环境下,创造力也有表现,那仅是限于少数,而且不能充分发挥其天才,但如果要大量开发人矿中之创造力,只有民主才能办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方法才能完成这样的大事。”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看法,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解放感”、“轻松感”。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形成大胆提出问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逐步形成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成功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合作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影响课堂合作的气氛和效果。如设计学习问题坡度太陡,知识过于复杂、难度高,学生接受不了,无法合作学习。因此,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学问题的设计应难度适中,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分散难点。使学生在每一课的学习中,有一定知识坡度和难度,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如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新授课的练习中,提出问题“已知函数y=kx的图象经过有这样一道题:求四块绿地面积之和。为了形象化,我运用几何画板制作了四块地经两次平移成为一块长方形的动画课件,学生们看到经向下,向右两次平移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减少了2,宽减少了1,学生很顺利地得出四块地的面积之和为S=(a-2)(b-1),这种教学效果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
3.注重实践探索
有些概念在教室里讲学生不易接受,若有适宜的环境条件,何不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实际生活中去探索呢?如,我在教学“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概念时,我并没有在黑板上纸上谈兵,而是把学生带到学校的沙坑旁,先让一名学生跳远,然后现场讲解:什么是起跳线和落脚点,再让其他学生量那名学生跳远的成绩,在量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跳远成绩实际上是指落脚点到起跳线之间的距离。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理解了“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一概念,而且对垂线段和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区别与联系也非常清楚。 让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这是摆在我们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永久的课题,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有强烈的吸引力,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去创造情境,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多参加实践探索活动,让数学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知识的乐园!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中学数学课程标准
[初中数学论文_论文大全]